银行职员旺季崩溃 辞职去横店做群演

Connor 区块链交易平台 2025-10-06 1 0

摘要:对一些因为工作而迷茫的年轻人来说,去横店做群演,成为缓冲人生节奏的新选择。

当问题无法在当下得到答案,他们决定给生活一个Gap期,像踏入一个现实之外的“平行时空”:忙不忙可以自己选择,加班按时计费,不用一定要做到最好。那些生活中的烦恼、对工作的困惑、对人生的迷茫,被暂时抛在脑后。

我们找到几位辞职或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处在不同的境遇之中,在这里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做出不同的选择,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文|魏晓涵 编辑|王一然

鱼尾 生物学硕士毕业

“找不到工作,天也不会塌下来”

拍戏等待的时候,一起来的群演会聊聊天,有大学生暑假体验的,也有学艺术的。有人问我,我说我是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来横店过渡一下,大家都比较震惊,说你根本不把孔乙己的长衫放在眼里。

我感觉像那些985硕士去送外卖一样,我只是选择了一个谋生手段,总得找个活儿干,养活自己。

我本科是学生物工程的,研究生考到一所一本院校。我们农村孩子信息比较匮乏,不知道什么专业好,那时候有一句话叫“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我2018年入校,大二开始疫情,那段时间还是比较吃香的,可以进核酸检测、做疫苗的公司,后来疫情结束,很多公司都倒闭了。

我在杭州的研究所待了两年,今年4月才回学校开始找工作。投了几百封简历,很多都石沉大海;也面试过很多公司,生物跨的领域比较多,就算同一个专业,方向不同,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6月我第一次拿到offer,是去南昌做细胞培养员,税前月薪六千,大小周,只有五险没有一金。刚开始我打算去了,但周围的同学都觉得这个工作不怎么好,我同学本科毕业找的工作,工资能到六千,我爸也觉得太少了,说你读个研究生工资怎么还没有我高。

我就把目标定在月薪八千以上,双休,符合要求的比较少。也试过投医药销售、教培行业,需要口才好,我比较内向,而且还是想干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临近毕业比较焦虑,6月中旬学校不留人了,之前跟研究所的朋友聊过,想去横店体验一下,反正也找不到工作,干脆去横店考个演员证当群演算了,一边找工作,比较轻松自由。

银行职员旺季崩溃 辞职去横店做群演

读研时,鱼尾常常一整天在实验室里忙。讲述者供图

展开全文

来横店的第一天,我住在万盛南街的民宿,40块钱一天。感觉跟普通的小县城差不多,两排的房子很拥挤,路很窄,车很多,环境很复杂、很破旧。

拿到演员证,我被拉进了一个普通群演群。每天晚上固定七八点报名,按照先后顺序发通告,新人有优先的特权。只有到化妆才知道是什么剧,很新奇。第一次凌晨三点在服务部集合,被拉到酒店化妆,才知道我们10个人,5个是宫女,5个是太监。

现场轮到我的时候,穿很厚的衣服晒半小时太阳,很热。普通群演10个小时130块钱,超时之后每个小时13块5,那天一直拍到晚上9点,14个多小时。第一次我就有撤退的想法了。

但拍戏累完一天,第二天可以不去。读研的时候被科研折磨,在研究所活是干不完的——老师的项目、合作的任务、带本科生的项目等等,上六休一,甚至一周一天都没休,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就是因为太辛苦,拿到211的读博机会,我也拒绝了。

普通群演我只做了一次,别人说我长得还行,可以去做前景,就是在镜头面前有露脸机会。我面试过了。前景工资更高一点,附加费也更高——穿盔甲400,普通群演是30,很热的时候,经常有接盔甲戏的人中暑。换一套衣服加90,穿草鞋加100,剃头也会给钱,我来之后没有剪过头发,正好接了一个战争戏,把头剃了,加了100块钱。

我不会给自己加台词或动作,万一副导演觉得你做得不好,让你重拍,每拍一次都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次,尽量减少重复劳动,大家都说的,早干完早收工。

七八月的时候戏比较多,现在比较难,一出通告会有一大串人去抢。群演的流动性很大,每次拍戏遇到的人都不一样,我认识过一个学土木工程的,在工地上干了六年太累了,就裸辞跟女朋友一起来横店干群演。

对我这种喜欢独处的人来说,在横店很自由。我生活比较简单,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可以自给自足。

之前在片场还会投简历,没什么结果,慢慢没怎么投了,可能秋招机会多了再投。也没有了找工作的焦虑。因为一出社会发现,找不到工作,天也不会塌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毕业还是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还是找不到,焦虑就消失了。

前一阵见了几个朋友。本科毕业就工作的朋友,有时候要加班到凌晨,因为没休息好在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另一个同学读完研也一直没找到工作,就打算在原来的学校读博。我们研究生班二十多个同学,大部分都没找到工作。

我好像一直在随大流,别人去考研我也考研,别人考公我也考公,本来想说我们这一辈人,但还是说我一个人吧,比较迷茫,不知道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法又多,但归根结底到底能做什么?我都漫无目的地走着。

银行职员旺季崩溃 辞职去横店做群演

拍盔甲戏会额外加钱,但天气热时常有人中暑。讲述者供图

一帆 前内容创作者

“每天在山上演一个小妖怪,就挺开心”

在横店别人问我学校,我都会报得差一点。一开始报自己的学校,(因为比较好)人家会阴阳怪气。后来我报二本,也不提研究生,人家还是觉得这么好的学校学西班牙语,建议你别干演员这行了。我就很尴尬,我觉得自己当演员资质不算好,还要天天被劝退,能躲一点是一点。

在横店认识的群演,各行各业都有,会计、幼师、广告、新媒体。我去年认识一个中学老师,可能干了几个月看不到太大希望就回去了,结果第二年又碰到他了,放暑假了,心还牵挂在这儿。上一次跟组的朋友,有人已经在竖屏剧里演女一女二了,或者横屏短片在国际上获奖,眼界会更高。

我没有太大目标,只希望一个机会落到手里的时候,能表现好一点。以前总会被要求做到最好,现在就不想了,而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回国工作之前,我在西班牙读语言学方面的博士,但学术上已经乏力了,论文人家都写几百页,我写了七八十页就卡在那儿,很难受。正好朋友说你来我这儿上班,我就屁颠屁颠去了。

沉没成本很大,当时也觉得对不起家人,只能说他们挺过来了(笑)。他们希望我当大学老师,我可能有一点不配得感,不觉得我应该去多么高大上的公司,或者有名的高校,享受什么光环。

工作是写搞笑创意类的稿。写出来大家觉得好笑,转化率高,还是有成就感的。可是辞职前我已经写不出来了,不想去办公室,迟到得很夸张,有时候下午4点才到。辞职非常难开口,趁公司没人我悄咪咪把东西搬走的。

来横店之前跟家人有点吵起来了,他们觉得我不愿意找“正经”工作。我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去横店当群演?我喜欢表演,以前也想过学艺术,但那时候老师家长给我的感觉是成绩不好才去读艺术院校,我就不敢提。

长期压抑否定自己的想法,习惯性忽略自己,到后面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而且我觉得我也快35岁了,不是都说(职场)不要吗,我直接去横店好了。在横店对年龄的判断和在社会生活里是不一样的。人家会觉得你看上去有点小,演不了妈妈,看上去成熟一点的00后演的角色比我年龄大。

银行职员旺季崩溃 辞职去横店做群演

一帆在短剧里扮演的巫医角色。讲述者供图

一开始做群演,我都不会找镜头机位。调焦点的机器带一个小屏幕,偷偷去旁边看一眼,群演走来走去一天,只是一个色块划过去,特别模糊。后来我去面试前景、特约,特约过了就有台词了。

我可能牛马当惯了,比如剧组群演吃饭没有椅子,有人觉得没有尊严,我觉得正常。下跪的戏,我会不加思考直接跪下,我没有觉得自己吃苦,只是在执行接收到的指令。

最近在甘肃跟组。这个组对人挺好的,但我有朋友碰到比较离谱的组,不把群演当人看。比如没反应过来,会直接骂你,死了吗?耳朵聋了吗?执行导演、副导演、场务,甚至道具、化妆老师,如果有人暴脾气,就容易被骂。

普通群演和前景在工作时有点像个物件,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经常需要备着,因为便宜。特约会更精确看哪几场有你的戏,怕超时,演完之后就可以回去休息了。特约的价格分三个档,起步价一天400,好像没什么上限,我现在只是“小特”,平时接到的都是四五百的单子。

这是横店演员公会的标准,现在很多竖屏剧不一定走公会,叫“现金戏”,公会像发工资一样稳定合法,现金戏就有可能拖欠或者跑掉。

前景、特约资源不平均,或者机会很少。比如前景35岁以下的青年群,(女生)身高163以下的出工概率非常低,我一米六不到,有两个月完全没有出工,每天盯着手机很焦虑。

后面熬不住了,我也有出一些现金戏,竖屏短剧比较多。短剧拍摄周期短,门槛比较低,每家公司都一部接一部地拍,不停需要人。如果没有播出说台词的作品,拿着资料跑人家办公室见组,人家是不看的;但短剧说上一两句台词的机会比较多、播出又快,一个月就剪出来了,显得我有开过口的作品,人家可能就直接给你角色了。

在短剧里,我演过巫医、王妃、王妈,最近还演了老鸨。日常生活中人感情流露可能是慢慢变化的,但是短视频要求你“啪”地一下爆发出来。有时候拍近景,导演会说现在给我一个震惊的表情;好,再来一个更震惊的;好,比前面两个再震惊一点,到第三个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震惊了。

我不挑角色,有戏演就行。但碰到过很恶心的剧本,一个男频剧本里的老鸨,让她拿出一根棍子跟妓女说“就用它把自己身子破了”。我跟对方说,我没办法接受这个剧本,你们重新找人。

来横店一年多了,你现在问我打算待多久我都不知道,我是个P人(计划性不强的人格类型),毫无打算,纯待着舒服,就待着,演戏同时也干一些翻译兼职。要是哪天不舒服了可能就走了。

这一年多感觉放松一点,没有写不出东西时候那么焦虑了,当演员只要精进演技就可以。印象很深的是上一次跟组,虽然没有混上台词,但是整个组氛围很好,都是喜剧人,土豆、吕严、蒋诗萌、鑫仔、王天放等等。大家全是妖怪,我也每天在山上演一个小妖怪,穿得有点破烂。就挺开心的。哪怕现在也不是特别清楚要做什么,至少现在是开心的。

小渝 前银行员工

“横店像是一个平行世界”

在横店的一个月,让我感觉又混乱又自由。刚到那儿的时候,我觉得怎么会有如此脏乱差的地方,很多路口没有红绿灯,车不知道怎么运行的;当地人在那里生活,群演租的房子也在那块,很老的楼改成串串房,装修得很粗糙。

里面鱼龙混杂,除了剧组,还衍生出很多神奇的职业,比如代拍、现场直播、包车司机等等。大家说话就是想说啥说啥。有次接到一个短剧,三月头还很冷,飘了点小雨,穿着古装的衣服,有个群演不小心踩到水坑,裤管上溅到泥点子,被服装组破口大骂。然后我们领队就帮忙跟服装组吵架,说群演也是人,不小心沾到了也正常。我觉得还挺爽的。

以前在银行工作是不可以跟客户理论的。说什么都得受着。遇到破口大骂的客户,运营经理会负责解决一下,但也是赔笑脸,哪怕是客户的问题,也得安抚他的情绪为先。

在剧组碰到的人,和我平常生活中接触的人稍微有点不一样。生活中都挺压抑的,我家里人是,我也是,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大家基本想法相同,不会脱离环境去做些出格的事情。去横店一个月,对我身边的人来说,已经非常挑战生活认知了。

今年2月中,我从工作了八年的银行辞职。我爸妈是事业单位的,觉得女孩子做这种稳定的工作挺好,银行离家近,走路就能到。我比较讨厌社交,觉得这是一个挺正确的决定,但实际工作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半,结束之后不能直接回家,开会、理论考试、各种学习、周末要值班,一休息就躺在床上,没有精力了。银行的环境是全方位监控,只要在柜台,我就不能看手机,不能喝水,也不能说闲话。

裤子没扣好、袜子没穿,一两百地扣,被客户有责投诉是两千一扣,但我们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千。必须要摆上暂停的牌子,才能去后台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非常少。外面都是人,闹哄哄的,大家看你怎么那么慢,有很多上来直接破口大骂的,我心理压力很大。

工作到第三四年,银行开始二次转型,全员营销。我不仅要当“服务员”,还得推销那些理财、基金、保险产品。我真的很社恐,跟人家推销很焦虑,我知道它可能没有营销话术说得那么好,感觉像做亏心事一样。每天早晚还要开会,分析为什么卖不出去。

那时候开始有了离职的想法,但我想熬一熬到退休,习惯了很快就过去了。今年接近过年的时候是旺季,每天非常压抑、恐惧,被摄像头照着,回家就开始大哭,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我必须得辞职,不然觉得要活不下去了。领导挺意外的,因为我一直是看上去比较听话、努力工作的类型。

我只是想体验一下人生中没机会体验的、不一样的东西,当群演没有门槛,很轻松就能去。我提前做了功课,现场不一定有合脚的鞋,准备好了古装的鞋子、一次性袜子、椅子,3月就去了,打算只待一个月。

银行职员旺季崩溃 辞职去横店做群演

小渝在横店吃的盒饭。讲述者供图

银行职员旺季崩溃 辞职去横店做群演

小渝在横店的拍戏现场。讲述者供图

我特别讨厌时间不能自己掌握,每天要赶着做事的感觉。到横店就很好,他们计时,超过那个时间一定会给钱,有特殊妆造也明码标价。而且到了饭点能吃饭,在银行如果外面人很多,只能一直拖延吃饭时间,扒两口就要回去上班。我很喜欢吃横店的盒饭,不需要思考吃什么,它有主食,有菜又有肉。

我每次带着躺椅去上班,摆在休息的地方,不开机的时候就躺着跟身边人聊天,然后刷抖音,对我来说真的很幸福,相当于在办公室划水,以前我并没有划水的时间。

来之前网上说一个月接不到几次,我预期能演上一次背景板就够了,没想到接了9次,远超预期了。后面6次是同一个剧组,那时候我正好追星上头,喜欢的演员就在那个组。我就很开心,盯着他抢,到点开着界面,把自我介绍准备好,一弹通告马上发出去。

在那个组里演侍女,他在旁边骑马,我就偷偷瞟他,拍了好几个来回,到后面都看腻了,已经不想看了。追星认识了很多朋友,接演员上下班,等着的时候大家一起聊天、吃东西,反而比见到明星本人更开心。

一个月房租到期,走的时候非常舍不得,可能因为它是一个月限定的,我会很安心,如果长期生活下去,我应该会很焦虑。

在横店办演员证头发必须是黑色的。离开之后,我去漂了头发,染成橙色,以前上班不能染头发,顶多是棕色的那种。最近我在韩国一边读语学院,一边追星,这也是之前就计划好的。

这半年妈妈很心疼我,老想给我转钱,让我觉得自己挺没用的,没有好好工作。语学院读完,回去可能开始准备事业单位考试,我还是比较适合稳定的工作。

横店对我来说像是一个平行世界,是在我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脱离了工作环境,第一次接到戏的时候,那种又害怕又兴奋的感觉,我就知道我还是个正常人,能感受到幸福、快乐的情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