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Connor 区块链交易平台 2025-10-07 1 0

突破200万人次!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深圳科学技术馆(简称“深圳科技馆”)客流量刷新纪录,成为真正的粤港澳大湾区“顶流”,创造了科技馆领域的深圳速度,成为全国科普界“现象级”地标。

作为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深圳科技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

10月7日,深圳科技馆现场寻找第200万位幸运观众,共同见证这一新纪录的诞生。活动现场,科学魔术秀趣味十足、大合唱《我们都是追梦人》热力四射,小科小探等科技馆IP大狂欢,带动所有观众一起唱跳,整个科技馆“燃”成一片欢乐海洋。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深圳科技馆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创新思维的孵化器,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它的迅速出圈,是光明区培育文商旅科融合IP、打造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生动缩影。

深圳科技馆是光明科学城的限定玩法,更是深圳科技创新孕育出的流量爆款。在深圳科技馆客流带动下,暑假期间,光明区过夜游客量同比增长75%,旅游消费额提升80%,“一日游”向“两日游”“多日游”转变趋势明显,区域文旅消费活力全面迸发。

光明区以深圳科学技术馆为重心,贯通科学公园(北翼)、凤凰城商圈、光明云谷、都市田园等活力片区,开发迳口古村、公明墟、玉律温泉等特色资源,打造研学、赛事、演艺、文化、商务、康养“+旅游”消费IP矩阵,打造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是大湾区“顶流”,更是全国科普界现象级地标

坐落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科技馆,是一座“科创地标”,致力于展示科学探索、突破性研究,以及技术发展的未来可能性,探讨科学力量及其塑造未来的科技革新。

这艘驶向未来的“大飞船”,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与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共同设计而成,是光明区城市建设极具未来感、富含“科学味”的生动体现。

深圳科技馆建设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磅礴规模彰显深圳科创雄心。

展开全文

深圳科技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科普展项。38米的超高中庭,由9万余块不同尺寸不锈钢面板拼接而成的立面幕墙,在阳光的折射下能够模拟极光、星云、耀斑等宇宙奇观,使得建筑本身超级出片,许多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打卡“大飞船”的建筑空间美学。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深圳科技馆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通信科技”为主线,规划七大功能区,常设“你好,世界”“美好生活”“智慧产业”“宇宙探源” 等主题展厅,为全国科技馆领域的主题探索与创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深圳科学技术馆作为深圳科创力量的重要地标,设有24个主题展区、950个创新展项,展项数量和创新度均为国内领先。

“我们的科技馆让青少年能够亲身去体验、去动手、去感受,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创意识,这个是很重要的。”深圳科技馆馆长郑永春表示,在这里,青少年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旁观者”,950个互动展项构筑起一座趣味十足的科技乐园——与机器人切磋乒乓球技、在模拟太空舱体验宇航员生活、通过数字化场景探索宇宙奥秘……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从“亲手触摸科技”到“自主创造科技”,从 “被动学习原理”到“主动应用知识”,科技馆用“体验 + 竞赛”的双轨模式,让科创教育真正走出课本、融入成长,为每一位心怀创新梦的青少年铺就进阶阶梯,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未来科创领域的主力军。

这也是深圳科技馆值得多次打卡、常玩常新的魅力之处。国庆节,开展国防科普路演、科技辩论赛、未来科技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秋节,推出“九天揽星河”系列观月、赏月活动,打造“科普盛宴+研学升级”的双重体验。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五一开馆至今,深圳科技馆围绕“科学如此好玩”这一核心目标,累计开展科普活动4400余场,打造“天天有体验、周周有更新、月月有主题”的科普教育体系。

通过空间挖潜,深圳科技馆每天可以满足超过3万人次的餐饮和休息需求。并围绕科普教育主责主业,持续打造餐饮、文创、教育等多元消费场景,为深圳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光明不远,风光正好

国庆中秋假期前夕(9月28日),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通车运行,为市民在“双节”出行游览光明,带来极大便利。

“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通车之后,香港、广州等地居民想要来参观深圳科学技术馆、逛虹桥,可以全轨道通行了。”业内专家表示,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开通,光明城站通过地铁衔接高铁,可快速到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和全国各地,提升了光明的区域辐射力。

深圳科技馆的辐射力持续拓展,也与“高铁+地铁”的无缝衔接形成双赢局面。通过对科技馆观众来源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证实了这一点:深圳科技馆的辐射力突破地域限制,不仅包括东莞、惠州、中山、珠海、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还覆盖港澳台、江西、湖南、新疆等省市,更吸引数万名外籍观众,已然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逛虹桥,坐地铁”成为新选择,虹桥公园人气高涨,2025年“如虹嘉年华”持续8天的文旅盛宴,以“跃动虹动心动”为主题,通过全园演艺、互动装置及科技体验,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度假方式,让虹桥公园成为深圳双节期间“顶流”目的地之一。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作为“如虹嘉年华”的核心亮点之一,全园演艺让不同时段入园的游客都能邂逅精彩。位于公园碧湖区的三大湖畔情绪装置同样成为游客互动热点,三组十五运会为主题设计的夜光装置——“马住光明”“足够光明”“骑遇光明”,白天融于自然,夜晚焕发光彩,呼应如虹嘉年华的“动感”主题,也传递出光明区对十五运的热情期待。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突破200万人次!深圳科技馆成大湾区文旅新顶流

“和朋友拍了200多张照片,非常出片!”来自龙华的95后游客李小姐展示着手机里的照片,“尤其是傍晚时分,光影特别有氛围感,发朋友圈半小时就收到50多个赞。” 社交媒体上,市民游客的好评刷屏不断,活动照片与体验分享引发热议。

光明大仟里邬士溜市集,则以满满的潮流烟火气,俘获了众多市民。这场市集汇聚了50+咖啡、烘焙等特色品牌与创意摊位,现场更有不插电音乐Live、趣味互动游戏等精彩内容轮番上演,从早到晚热闹不停,为市民带来了惬意的逛吃体验与假日松弛感。

国庆中秋假期,出发“趣”光明,值得更多市民奔赴: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科学艺术展、合家欢音乐剧轮番上演,精彩不断。光明农场大观园,白天可挖番薯、烤番薯、喂小牛、看挤奶,欣赏陕北秧歌+唢呐斗曲+高跷巡游,夜晚还可感受千灯点亮梦幻夜,非遗铁花火龙燃情绽放。到明湖公园看醒狮表演,加入红歌大合唱,体验非遗游园和剪纸,参加节气科普活动和主题音乐会。

此次,深圳科技馆客流量突破200万人次,是一个新里程碑,标志着其在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全国领先的标杆性科普教育综合体上再上一层楼,同时,也为深圳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号召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增光添彩。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