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这种武器堪称“追击神器”,可惜少有人会用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是解放军距离今天最近的一次出境作战,也是继抗美援朝战争之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作战。关于这场战争,在很多参战老兵的印象中只有两个字——进攻。对于越军来说就是不停地防守。
说起越军的防守,就不得不提越南北部的地形,那可真是易守难攻,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山头,每一座都是天然的碉堡,只要安排十几个人,架上几挺机枪,特别是高射机枪,就能给我军前进造成不小的麻烦。
高射机枪,就是用来对付2000米以内低空飞行目标的大口径机枪,但是越军却把它架到了山头上,利用它威力大、射程远、射速快的显著特点,居高临下打俯射、平射,用来杀伤地面目标。人如果被高射机枪子弹击中,不是死亡就是重伤,因此它对于步兵来说,是一种噩梦级的武器。
不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永远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越军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高射机枪,但也只能迟滞我这进攻,除给我军造成一定的伤亡外,并不能因此而取得胜利。反而被我军大量缴获,而且战斗中,战士们发现缴获的高射机枪简直就是追击敌人的神器,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使用。
展开全文
比如在同登战役期间,某部炮兵连82无后坐力炮10班的战士们就曾经遇到这样的事情。一次战斗后,10班在一高地待命,这时战士们发现公路上停着两辆越军的军车,大家一致决心搞掉它,班长于是命令1炮手迅速进至射程,以肩炮射击打掉敌军车。
正当一炮手准备发射时,却突然遭到敌人位于楼房顶部的火力点猛烈射击。此时,高地上放着缴获至越军的高射机枪,于是10班长决定用高射机枪压制敌火力点,可是发现全班无人能够熟练操作,只好放弃。改为用无后坐力炮,首先敲掉敌人火力点,再打军车。可当敌人火力点被打掉后,10班却发现敌人的军车早已经跑得一个不剩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在3月1日的一场战斗中。某部1连奉命攻占巴别东南无名高地。进攻发起后,越军以高射机枪对1连猛烈开火,1连则还以无坐力炮和火箭筒,越军在1连的直瞄火力打击下只得抱头逃窜。
1连顺利攻占无名高地,当战士们占领了阵地,却发现10多名越军刚刚逃到山脚下,直线距离不超过1000米,普通武器在这个距离已经很难命中目标,唯有缴获的高射机枪可以,然而1连战士却遗憾地发现,没有一个会用,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跑,失去了继续扩大战果的良机。
正所谓“平时多练一手,战时得心应手”,可惜1979年的时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军队训练水平低下,而且战前还大量补充新兵,有的战士枪都没打过几次就上了战场,更别提一专多能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