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高寒高铁安全运行背后的新科技
新华社沈阳11月27日电(武江民、邢宗民)初冬的沈阳,寒风凛冽,但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内一片火热。巨幅监控屏上,多条高铁线路的实时数据跳动刷新,卫星云图与雷达图交替闪烁,勾勒出一幅高铁在冰天雪地中平稳运行的动态图景。
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肩负着沈大、沈丹、盘营、京沈、沈白等8条高铁线路的日常巡视监测、养护维修、故障应急与施工管理重任。记者在指挥中心看到,来自铁路沿线的防灾监测设备、夜视高清摄像头和无人机航拍的VR影像被不断地传回指挥中心,多项新的科技应用守护着高寒高铁安全平稳运行。
在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监测高铁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武江民 摄
为了应对极端气候条件,调度大厅配置了卫星云图、雷达图和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控系统的“两图一系统”。调度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可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图进行“观云追雨、识水盯图”,对气象信息和水文变化进行实时监控跟踪,结合地形地貌、汇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防洪重点位置和预警范围。
在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众智创新工作室,工作人员向记者现场展示了一款铁轨画线机器人。过去,铁路工人需要给铁轨上的螺栓画线,标注当前螺栓的松紧状态,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如今,这款机器人的前端有数个灵敏传感器和摄像头,能够自动识别并为轨道上的螺栓进行精准画线,大大提升了铁路工人的工作效率。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驱动下,高寒高铁的安全屏障更加坚固。从春防融雪、夏防暴雨,到秋防异物、冬防暴雪,沈阳高铁基础设施段用科技的力量,让高铁运维更加智慧高效,让每一位旅客都能安心出行。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