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正月不剃头,腊月不定亲”,这是为什么?有道理吗?
腊月是旧岁的最后一月,民间还有“紧腊月”之说,一切都为中国人传统的重大节日——春节做准备。正月又是新年的开始,也有“慢正月”的说法。在这新旧交替的月份,还有“正月不剃头,腊月不定亲”的农村俗语。
为什么会有“正月不剃头,腊月不定亲”的说法呢?
正月不剃头
这是在明末清初时,大清朝统治者为了实现改朝换代的终极目标,一统中原。清政府为了方便统治老百姓,便强制百姓剃头剪发,再留个小辫子。但是明朝的遗民,他们是有尊严的,他们在正月里偏不剪发,以表示抗议,表达怀念旧朝之心。试想,老百姓岂能拗过政府?也不能与清政府直接对抗。人们只能选择更加隐晦的方式表达思念之情。于是在一年的头一月不理发,以此表走对祖宗的思念。就有“正月里剃头死舅”的说法。其实这里的“舅”是谐音,意同于“旧”。只是老百姓心里一种无声的反抗。也是掩耳盗铃的说法而已。
因为有了这种说法,人们都是在腊月底理发、剪发。一来图个吉利,讨个喜庆,二来旧貌换新颜,迎接新年的到来。待“二月二,龙抬头”了再去剃头。毕竟头发都长了一个月了,也该是进理发店的时候了。也因此农村的这句俗语流传至今。
展开全文
腊月不定亲
定亲是男女双方达成共识,也是结婚的先决条件。没有定亲的仪程,结婚无凭无据。而定亲是一定要选个“黄道吉日”的。腊月是寒冷的季节,动物都会去冬眠。也就是说不会离窝的。而做为人,定亲就意味着要嫁娶,有点背道而驰了。
“腊月不定亲”的另外一种说法是“腊月”的“腊“同“拉”谐音,也就有了“拖拖拉拉”的意思。如果腊月定亲,自己不仅在定亲的时间段上落后于他人,还会认为娶回来的媳妇做事拖拖拉拉。
其实,不难看出“正月不剃头,腊月不定亲”是有历史的局限性和带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理发店一过正月初八大都会开门营业,理发的一波接着一波,谁还记得有什么禁忌?现在的年轻人年初打工去,腊月才回家,提亲,相亲,还趁着这冬闲人多热闹,定亲,娶亲呢!谁还会错过腊月这婚嫁的好月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