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义乌,要满载而归。”义乌市场迎来首批…
Yiwu,We miss you!
这次来义乌,要满载而归。
8月24日上午,49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外商携订单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启线下采购之旅。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抱有同样的想法──机会、贸易和合作。
作为全国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全球客商最集中的采购基地之一。疫情前,每年来义采买的外商超过56万人次。
展开全文
当天,经测温、扫码、出示核酸阴性凭证后,阔别义乌两年的印度客商沙莱姆快速进入市场。“市场有专门的外商通道,工作人员会用英语交流,还有英文版的防疫政策说明,我们非常理解和配合。”沙莱姆在义乌待了5年,经营一家外贸公司,每年采购500多个货柜发往迪拜等地。
前年,沙莱姆回到印度,之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来义。今年,听到义乌组织商务包机迎印度客商“回家”,他立马就报了名。8月9日沙莱姆与其他106位印度客商乘机飞抵杭州,随后来到义乌。
沙莱姆拿出采购清单,这次他主要采购厨房用品、五金工具等类目的产品,采购金额约1000万美元。据介绍,在迪拜等地,沙莱姆拥有70多家超市,一半的商品都来自义乌。
小布了解到
高峰期印度常驻义乌外商
达2000余人
2022年1-7月
义乌对印度分别进出口75.8亿元
同比增长63.4%
进入市场后,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哈那,直奔国际商贸城一区福多拉饰品以及二区的红英电器。在福多拉饰品,哈那看中了一款手链,并与店主孙灵娟展开了洽谈。订单数量、交货时间、付款方式……半小时后,哈那就决定与其开展合作。
握手、洽谈、采购
当天
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外商
在市场里逛逛逛买买买
把一个一个订单留在了市场摊位
▲“义乌防疫”自主申报▲
作者 | 吴峰宇
编辑 | 吴攸
一审 | 张丹娟
二审 | 陈锦锋
终审 | 赵品卫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