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再婚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采访了3对夫妻,我窥见人性的3种真相

Connor 数字货币交易所 2022-10-22 146 0

10月22日晚上8:00

冥想疗愈引导师

心灵文化品牌心探索创始人乌实

分享《穿越情绪,找到治愈自我之路》

听过一句话, 每个人的晚年,都是一场兵荒马乱。

你肉眼看着自己的身体日渐佝偻,看着身边的亲人逐渐离去。

你不得不开始接受,凡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这一事实。

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体面一些,不少人从年轻时起,就做好了退休后的准备。

有人用钱财给自己心安,有人和子女紧密捆绑,相互依靠。

还有的人,丧失伴侣后不再独自一人生活,而是选择再婚重组家庭。

这些年,晚年再婚的人越来越多了,问及原因,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话要说。

人到晚年,最怕孤独。

对于半路失去伴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腾讯有一期节目《 和陌生人说话》,其中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胡师傅,就有了这样悲痛的遭遇。

他和原配妻子感情很深,怎奈妻子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就要往医院跑。

结婚这些年,妻子做了两次心脏手术,加上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综合症的折磨,身体总是恹恹的。

因为身体经不起折腾,生完孩子后,胡师傅就和妻子分房睡了,虽有恩爱,但过着有爱无性的日子。

即便如此,胡师傅从没嫌弃过妻子。

妻子身体不好,他就陪着看病,这一陪,就是整整七年。

医生都看不下去了,劝他找个护工回家照顾,但胡师傅不放心,一直在医院里守着,默默照顾妻子。

他说,看着妻子病怏怏的样子,他还是会心疼。

结婚时发过誓,不管生老病死、富贵贫穷,都要不离不弃。

如今,他做到了。

可惜,妻子最终没能熬过天命,还是走了。

展开全文

妻子走后那段日子里,他想过跳楼,他天天去妻子坟前坐着,去公园,去妻子练功的地方坐着,一想到她就掉眼泪。

闺女在外面工作,家里只剩下胡师傅一个人。

屋里没人打扫,衣服到处散乱着,乱糟糟的。

晚年再婚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采访了3对夫妻,我窥见人性的3种真相

灯也从来不关,胡师傅说不是因为害怕,就是一个人呆着烦。

有好几次早上四五点醒来,发现电视还开着。

人到晚年,最怕身边无一人依靠,最怕周遭无一人诉说。

这样的孤独和寂寞,他深刻地体会到了。

于是,他也萌生了想有个人陪的念头,带着这样的念头,胡师傅开始了自己公园相亲的历程。

说到再婚,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现在的他,对女方有了要求。

要有工作,要在北京,要身体好,要考虑退休费和医保。

即便这些年他谈过不少对象,却迟迟没能再次叩响婚姻的大门。

但至少,这些年的他是充实的。

不必再因为妻子离去伤心落泪,他的人生有了新的奔头。

人到晚年,更清楚能陪伴自己到老的人是什么脾气,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相比年轻时的折腾,这时候的他,更想要一个情绪稳定的伴侣,一份细水长流的感情。

每次看到这句话,不知多少人都会被触动心房。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用追。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用追。

年轻时生儿育女,指望着老有所依,但到头来却发现,孩子有孩子的压力,人到晚年能靠得住的,还得是自己。

我邻居张婶,五年前丈夫癌症晚期,离开了她。

儿子因为在外地工作忙,直到父亲弥留之际才赶回来,见了最后一面。

料理完后事后,儿子匆匆回去工作,留下张婶一个人独守空房。

那段时间,她总是浑浑噩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偶尔出门也只是丢个垃圾,买个菜。

晚年再婚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采访了3对夫妻,我窥见人性的3种真相

隔壁李叔,早年就和妻子离了婚,辛苦培育女儿十几年,如今女儿嫁去了外地,他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平日有个头疼脑热,孩子又不在身边,他只能自己摸索着去医院拿药。

如今因为疫情出行不方便,他的手机扫码,还是居委会的志愿者三番五次上门后才教会的他。

看着隔壁张婶失魂落魄,他动了恻隐之心,为了开解她,常约着张婶一起去广场上跳跳舞,去菜市场转悠转悠。

时间久了,从最初的邻居萌生出了新的感情。

为了不打扰孩子工作,也为了让在外打拼的孩子放心,俩人一拍即合,去民政局领了证,正式宣告在一起了。

在一起后的他们,每天会一起去公园晨练,夜间会相伴着去散步,更重要的是,对方有个小病小痛时,再也不愁身边没人帮忙了。

也许做不了灵魂伴侣,也许没法擦出爱情火花,但相比大多数人,他们是幸运的,这样相互陪伴的日子,更令俩人感到心安。

人到晚年,无欲无求,唯一碗热汤,一件外套,足以抚慰余生。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对于老年人,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衣食冷暖,却忽视了,他们对于爱情也是有诉求的。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但真正能在晚年邂逅爱情的,却是少数中的极少数。

张德久和张秀芬是一对再婚夫妇,前阵子他们上了一档综艺,恩爱的样子不知羡煞多少人。

张爷爷七十多岁,张奶奶六十多岁, 因为原配伴侣去世,行至晚年的两个人倍感孤独。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俩人相识相恋,发现彼此志趣相投后,决定携手共度余生。

晚年再婚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采访了3对夫妻,我窥见人性的3种真相

他们本以为,自己遇到的是可以相伴的伴侣,却不曾想,这一场婚姻让两个人都收获了爱情。

张爷爷是个体面人,为了向亲人宣告他和张奶奶在一起了,他假借寿宴为名,将两家人聚集在一起,给张奶奶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婚礼。

婚礼上,他对着来宾宣告说:“这一天,感谢我们两个人正式结合了。”

他给了张奶奶足够的安全感。

但因为年纪较大,张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次生病,医生要求他卧床三个月。

但两个儿子工作繁忙,很难抽出时间来照顾他,于是,张奶奶便充当起“保姆”的角色,忙前忙后照顾张爷爷的身体。

张奶奶说,她就像是爷爷的“拐杖”,给他支撑,陪他度过岁岁年年。

如今,他们相伴数十年,走过了风风雨雨,也走过了世界各地。

俩人家中贴满了旅行照,既是他们一同走过风雨的见证,也是两个人甜蜜爱情的回忆。

张爷爷说,他们结合十几年了,早已过了“七年之痒”。

如今,他希望两个人能像中国汉字里的“人”一样,歪歪着还扶持着,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

他们的感情,是无数老年人的向往,也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不得不说,衰老,是每一个人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

等到老去后才知道,子女的孝心有限,自己的晚年生活,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筹谋。

曾听身边老人说过一句话,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没什么所图。

唯愿孩子们能平安顺心,希望自己无病无灾,少给孩子们添乱。

想到这里,就觉得晚年能找一合适伴侣,称得上人生幸事之一。

Ta会在你孤苦无依时给你陪伴,在你身体抱恙时给你照顾,在你情绪低落时给你依靠。

更重要的,是你们能相互扶持,彼此打气,走好人生这最后一程。

人这一生,谁都不容易,经历大风大浪,走过风风雨雨后,愿每一个人都能有个携手到老的伴侣。

也愿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体面老去。

作者|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主播|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视觉中国、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