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亿元资产被接管 许家印还剩什么?律师解读“家族信托被击穿”

Connor 数字货币合约 2025-10-14 2 0

550亿元资产被接管 许家印还剩什么?律师解读“家族信托被击穿”

许家印 资料图

【资料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证券报、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慈善家杂志、券商中国】

许家印的境外资产处置迎来了新进展。

近期,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初审法院判决中国恒大集团的清盘人为许家印家族相关资产的接管人。此前,香港高等法院已针对许家印名下资产作出全球禁制令,明确禁止其处置全球范围内价值上限为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0亿元)的资产。

起诉书显示,中国恒大的清盘人要求冻结的许家印家族资产涉及33家境外公司,7个以许家印本人或境外名义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还有私人飞机、豪车、游艇等。

资产接连被管控的许家印,如今还剩多少自主支配的资产?

家族33家境外公司、私人飞机、豪车等

被清盘人接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香港高等法院获取的起诉书显示,中国恒大的清盘人要求冻结的许家印家族资产涉及33家境外公司,7个以许家印本人或境外名义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

在本次判决中,香港高等法院允许中国恒大的清盘人接管上述境外公司,7个相关银行账号均已被冻结。

在被冻结的银行账户中,中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星展银行的账号是许家印直接实名持有。另外有4个工商银行的账户,分别通过4家境外公司持有,其中两家公司背后实控人为许家印,另外两家实控人为丁玉梅。

具体来看,中国恒大的清盘人接管的许家印资产包括位于中国香港、英国、美国的多处物业,还有私人飞机、豪车、游艇等,如两辆劳斯莱斯幻影,车牌分别为中国内地车牌粤A98888、中国香港车牌HD3333,3333是此前中国恒大的股票代码。

550亿元资产被接管 许家印还剩什么?律师解读“家族信托被击穿”

展开全文

33家境外公司也分布在中国香港、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这些公司部分是许家印直接持有,部分为许家印前妻丁玉梅持有,还有一家公司英属维京群岛公司为许家印的儿子持有。

此前,香港高等法院还同意了中国恒大的清盘人的请求,要求许家印必须向清盘人告知其所有单项价值不低于5万港元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以本人名义/他人名义持有、境内/境外资产),以及被禁止处置的资产是否已被出售等情况。

但最终许家印未遵守上述资产披露命令。因此,中国恒大的清盘人在今年4月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接管许家印相关的全部资产。

截至7月31日,清盘人已收到187份债权证明表,当中提出的债权总额约为3500亿港元,而目前被冻结的资产价值约550亿元,远远不足以覆盖。

8月25日,中国恒大已在港交所正式摘牌退市。

23亿美元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

律师:有相关风险

有部分市场消息称,香港高等法院此举意味着许家印海外信托被穿透。据媒体报道,许家印夫妇早在2019年前后就在美国设立了高达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3.8亿元)的单一家庭信托基金,指定两名儿子为受益人。信托设立的表面目的,是实现家族财富的跨代传承和资产保护,使家族资产在债务风险来临时能够隔离于债务人的责任范围之外。而巨额信托资金主要来源是许家印夫妇多年来从恒大获取的股息分红和套现所得。自恒大上市以来(2009-2022年),许家印和丁玉梅合计分得红利逾500亿元。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判决书中并未发现有关信托的相关判决。

不过,在判决书中,法官引用了一个国外的判例,该判例的法官判词提到,“即便资产被置于全权信托(discretionary trust ,指受托人可自主决定信托利益分配的信托形式)中,若实质事实表明相关被告可控制该全权信托的运作,则法院仍可针对该全权信托行使‘沙布拉禁令’(Chabra Injunction,一种资产冻结令),资产置于全权信托的行为无法阻碍该禁止令的行使。在我看来,无论这种操作被描述为认定该全权信托为“虚假信托”,揭开公司面纱,还是将受控制的全权信托认定为单纯信托,并无太大差别。当然,在临时救济阶段,唯一重要的是确认是否有充分理由认为相关被告对全权信托中的资产享有控制权。”

一位资深律师解释称,法官的意思是,即使某个人在法律文件上不是资产的“所有者”(比如资产放在信托或公司里),但只要他能实际控制或支配这些资产(比如有权决定怎么投资等),法院就可以把他视为资产的实际掌控人。如果一个人设立复杂的信托或公司网络,目的就是为了隐藏资产、逃避债务或法律责任,那么法院完全有权力“穿透”这些层层伪装,直接冻结或执行这些资产。

也就是说,如果许家印夫妇设立的家族信托,实质上仍然由他们控制或者被认为是蓄意隐藏资产逃避债务的话,也有可能被击穿。

恒大退市 3500亿窟窿待补

由于长期停牌超过18个月,且未能满足复牌指引恢复交易,8月25日,中国恒大在港交所正式摘牌退市。

资料显示,中国恒大于2009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在房地产领域扩张的同时,还曾拓展健康、农业、康养、金融等领域。

巅峰时期,2017年中国恒大市值一度约4000亿港元,2021年,中国恒大流动性问题彻底爆发,股价一路走低,从14港元/股持续下跌,截至2024年1月停牌,中国恒大沦为“仙股”报0.163港元/股,总市值仅剩21.52亿港元。

2023年9月,中国恒大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024年5月,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中国恒大退市,并不是一切结束,其清盘工作仍将继续推进。

此前,中国恒大清盘人披露了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公司清盘进展报告。根据报告,清盘人已收到187份债权证明表,其中提出对中国恒大的债权总额约为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相较之下,中国恒大截至2022年底披露的最后一份单独(仅指香港上市主体)经审核的财务报表显示,负债额约为275亿美元。

清盘人表示,将继续推进清盘工作,有序地保全及变现集团资产,从而保障中国恒大债权人的最终利益。相关工作包括清盘人将继续推进各项正在进行的法律诉讼,以追求潜在的高价值回收。

许家印和恒大还剩什么?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截至2023年6月30日,恒大土地储备达1.9亿平方米,另有78个旧改项目。

恒大物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47亿元,同比增长6.9%;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84.7%,是其绝对核心。在管面积净增4100万平方米,显示其规模仍在扩张。

然而,光鲜的营收增长背后风险隐现,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截至6月30日,恒大物业贸易应收账款原值高达58.83亿元,但累计计提的坏账准备竟达30.41亿元,减值率惊人地高达51.7%。这意味着公司账面上超过一半的应收账款可能永远无法收回。

分析称,在缺乏母公司输血、市场信任重建漫长的背景下,恒大物业未来能否真正实现健康增长,还将取决于资产质量清理、合规结构重塑以及市场信心恢复的实际进展。

恒大汽车同样已陷入深度危机。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恒大汽车营收同比下滑75%至3837万元,净亏损扩大至202.57亿元,毛利率更因产能停滞转为负值。

早在今年2月初,恒大汽车发布业务及运营更新公告显示,尽管过去6个月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节省成本,但是仅能维持基本运营活动,鉴于资金水平较低而且不足,恒大汽车无法确保若干服务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审计师和相关专业顾问对该公司截至2024年末开展的现场审计工作。6月30日,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集团继续面临流动性问题。尽管集团一直寻求投资并尝试出售部分资产,旨在补充资金水平,但与潜在战略投资者及买家的讨论尚未实现。

恒大汽车的股票已自2025年4月1日上午9时起暂停于港交所的买卖。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公司股份连续停牌18个月,港交所可取消公司股份的上市地位。

家庭关系破裂 许家母子对簿公堂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丁玉梅资产冻结与家庭内诉讼的进展。作为许家印的前妻以及多年的商业伙伴,丁玉梅在此次资产追缴风暴中也未能幸免。

早在2024年7月,香港和伦敦法院即应清盘人申请,对丁玉梅发出了全球资产冻结禁制令,要求其披露名下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所有资产。

550亿元资产被接管 许家印还剩什么?律师解读“家族信托被击穿”

许家印、丁玉梅在河南老家

据报道,丁玉梅在英国坐拥包括33套伦敦豪宅在内的大笔财富,亦在冻结之列。冻结令使她在海外的资金调度受到严格限制,甚至日常开销也须向法院申请豁免。英国法院允许丁玉梅每月支取2万英镑作为生活费,但拒绝解除对其资产的全面冻结。

更令人瞩目的是,今年2月丁玉梅将自己与许家印的小儿子许滕鹤告上香港法院,诉请追讨一笔逾10亿港元的款项。这一“不寻常”的家庭内讼诉,可能是丁玉梅为主张债权优先权或厘清资产归属所采取的策略。在巨额财富被冻结、家庭关系破裂的情况下,许家内部出现母子对簿公堂的局面,凸显出债务泥潭对家族成员的撕裂和各自求生的无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