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茶饮出海收割老外?一杯奶茶卖到60元

Connor 区块链交易平台 2025-10-15 4 0

国产茶饮出海收割老外?一杯奶茶卖到60元

“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大营销已不满足于中国市场,这一次,被“割韭菜”的成了老外。

随着国内茶饮市场趋向饱和,出海成为众多品牌的另一条门路。哪些茶饮跑得相对更快?飘洋过海的奶茶,跟国内比价格如何,喝起来还是那个味吗?

文 | Roxie 图 | 四象设计部

01

茶饮出海 去到哪些地方

其实十多年前,中国的奶茶店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2009年贡茶进军新加坡,2010年快乐柠檬去了菲律宾,2011年CoCo都可勇闯北美……

又过了几年,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纷纷开启航程,不约而同以东南亚为目标市场。到2022年左右,蜜雪冰城海外门店突破1000家,喜茶则把店开到了消费力更强的欧美,隐隐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截至2025年6月,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已超过4700家,助推蜜雪冰城成为了全球开店最多的餐饮连锁品牌——在海内外拥有超5万家门店,超越历史更加悠久的麦当劳(43477家)和星巴克(40576家)。

国产茶饮出海收割老外?一杯奶茶卖到60元

展开全文

茶和咖啡都含有提神的咖啡因,同时还具备一定社交属性,但相比星巴克等驰名咖啡品牌,来自中国的新茶饮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一度远远不足。

多达半数的新茶饮品牌将海外首店选在东南亚,不仅因为当地华人基础深厚,拥有饮茶的文化基因,能帮助品牌迅速落地,也和东南亚的热带气候有关,几乎全年有冷饮需求,利好品牌每季上新。

出海品牌相应做出本地化调整和创新,比如蜜雪冰城在马来西亚结合当地特色肉骨茶制作冰淇淋和茶饮,喜茶推出了东南亚喜好的榴莲和咸蛋黄味产品。

不过蜜雪冰城与喜茶出海首站虽都在东南亚,后续发展明显不同,如今蜜雪冰城99%的海外门店都位于东南亚,喜茶已转向发达国家市场,超过一半门店位于欧美。

国产茶饮出海收割老外?一杯奶茶卖到60元

针对这种现象,有一位茶饮从业者曾表示:“客单价10元以下的更适合东南亚市场,10元以上的就要开到欧美。”

02

维持平价 或贵过星巴克

出海后的茶饮品牌如何定价,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

蜜雪冰城在国内的平价风格广为人知,喜茶本是高端茶饮定位,但在2022年初已自降身价,宣布告别30元时代。

到了海外,蜜雪冰城延续了一贯的密集开店策略,继续用低价吸引大众,符合东南亚市场高流量、低成本的核心要素。喜茶则“重塑金身”,在英国门店里,经典产品多肉葡萄能卖到60元一杯,在美国、澳大利亚也是50元左右的定价。

国产茶饮出海收割老外?一杯奶茶卖到60元

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的人均收入达到6万多美元,虽然均值被富豪收入拉高,还要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但收入水平依然是全球范围较高的。

在喜茶超过100家的海外门店之中,多达1/3位于美国,且选址基本在标志性城市与核心商圈,比如在汇集各地精英与海量游客的纽约开了15家店,在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落户的旧金山湾区也开了7家门店,营造出与消费者认知匹配的高消费氛围。

以星巴克为例,它在中国的定价高于大部分茶饮品牌,动辄30元一杯的咖啡,构建出一种昂贵的消费预期与生活方式,而在美国情况反转,星巴克的价位不算太高,普遍低于奶茶定价。

星巴克在美国的客单价一般是3~5美元,奶茶均价则达到4~7美元,喜茶更是给某些产品定了近10美元的售价,这样的定价也可以看作市场定位的一环。

国产茶饮出海收割老外?一杯奶茶卖到60元

今年年初,喜茶在纽约时代广场开起TEA LAB直营店,首日销量破3500杯,日均销量达2000杯,而星巴克门店的平均数据是600杯一天,热门地区显然卖得更多,但直观对比之下,喜茶的业绩已不容小觑。

在“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的网红时代,茶饮出海已不仅仅是卖饮料本身,它带到海外的不仅是新鲜味道,更是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

比如东南亚消费者对蜜雪冰城的“雪王”情有独钟,IP衍生周边大受欢迎,雪王甚至在泰国泼水节期间高调巡街。热闹背后,是蜜雪冰城通过低价爆品引流,随后利用供应链实现成本控制,再一路高歌猛进式开店反哺供应链的奏效战略。

喜茶则效仿星巴克的全球化路线,与欧美大型食品供应商合作,在美国东西海岸、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建立本地仓储和物流网络,统一供应门店所需的核心原料,保障产品品质的一致性。

两种不同模式各具优势:既能俯身融入市井烟火,也能昂首走进精英殿堂,一个通过规模效应让茶饮普及化,一个用品牌溢价提升中国茶调性。它们共同证明了新茶饮出海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道路宽广,大有可为。

评论